关键词 |
生产导热镁合金材料,崇文导热镁合金材料,销售导热镁合金材料,导热镁合金材料参数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杂质含量 |
0.003 |
镁含量 |
99.5 |
粒度 |
1000目 |
品名 |
铝硅合金 |
牌号 |
5A06 |
同铝合金一样,镁合金铸锭也常常显现裂纹,不过镁合金的裂纹敏感性比铝合金的轻得多,型式也有较大差别,也可以分为热裂纹与冷裂纹,不过镁合金的冷裂纹相当少见,仅在MB5和MB7合金锭中偶尔出现,因此镁合金的热裂纹废品量占95%以上。
热裂纹
铸锭在有效结晶区间形成的裂纹称热裂纹。在结晶区间内收缩困难是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原因。合金在给定条件下,凡是能缩小脆性区温度范围、减少脆性区内收缩困难的因素都可以减小热裂纹敏感性。
合金热裂纹敏感性高低可根据其脆性区内塑性A和线收缩ε的大小判断,即根据温度-塑性图可判断合金敏感性。还A大于0.5%的几乎不产生热裂纹。而当A=0时则称之为脆性区,这时产生热裂纹的几率可以说是了。合金脆性的上限≤固液区的上限,而其下限则≤固液区的下限。
对镁合金热裂纹敏感性有影响的主要因素:合金成分与工艺因素。
化学成分
实验证明,凡是能细化晶粒的因素都能降低合金脆性区的上限,也就是可以缩小脆性的温度范围。因为晶粒越细,则越有利于晶间变形,减少结晶时的收缩阻力,裂纹就不会产生了。例如向Mg+4.5%Zn合金添加0.8%Zr,其固相线由344℃提高到550℃,脆性区缩小了206℃,同时还降低了固液区内的线收缩和提高了固液区的塑性,这三者都有利于消除热裂纹。
另外,凡是增大共晶量的组元,都会提高合金的固液区内的塑性。因为增大共晶量,可增大晶界液膜厚度,从而有利于晶界变形,将大大改善补缩条件和裂纹“修复”条件,不但热裂数量减少,而且程度也显著减轻。
共晶量和裂纹敏感性并不是呈线性关系,当共晶量小于其一极限值时,裂纹倾向性小,当增加到某一值后,敏感性骤升,再继续加大共晶量,则敏感性又下降,一直到零。
镁合金的熔炼铸造工艺与铸锭品质对镁材质量、成品率高低攸攸相关,实践统计证明,镁材缺陷的75%以上都或多或少是由于铸锭带来的。镁合金锭的铸造的铸造工艺有:铁模铸造,水冷模铸造与半连续铸造。前两种工艺现在很少用了,所生产的锭坯还不到总数的5%。半连续铸造法的优点可概括为:
凝固速度快,改善了铸锭组织,减少了成分偏析,提高了锭坯的力学性能。
由于改善了熔铸系统,减少了氧化夹杂及其他非金属夹杂物,金属杂质含量也有所下降,合金纯净得到了很大提高。熔铸设备对MA8合金的纯净度也有一定的影响。
合理的结晶顺序,铸锭的致密度得到提高,锭中心的疏松大幅度地下降。
锭的长度有很大提高,切头、切尾等几何废料的相对量有很大减小。
实现了机械化或甚至半自动化生产,劳动条件得到很大改善,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,产品品质也有很大提高。
当然,尽管半连续铸造法的优点很多,不可避免地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,诸如:
铸锭内部因凝固速度快,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,而合金的塑性又不大,因而裂纹倾向性大,废品率比铁模铸造时的大得多,铁模铸造几乎无一裂纹。
由于凝固速度快,有些合金元素如锰会产生较严重的晶内偏析,为了消除这种缺陷,须进行长时间的均匀化退火,因而生产成本上升,而且性能得不到充分的。
由于凝固速度大,液穴内的温度梯度也会相应地上升,虽不利于金属中间化合物颗料的过于长大,但却使它易于产生。
压铸镁合金时采用熔剂熔炼会带来操作上的诸多困难,特别是热室压铸尤为不便,同时熔剂夹杂更加,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无熔剂熔炼工艺在镁合金熔炼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。大量研究表明,CO2、SO2、SF6等气体对镁及镁合金熔体有良好的保护作用,特别是SF6的效果尤为。
————— 认证资质 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