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 |
河北409L不锈钢,409L不锈钢卷,409L不锈钢材质,409L不锈钢型号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美国ASTM 409L/S40903 0.030 10.5~11.7 6×C~0.75 - 0.50 1.00 1.00 0.040 0.030 -
409L/S40903不锈钢的牌号对照:国际ISO X2CrTi12;欧洲EN X2CrTi12/1.4512;日本JIS SUH409L。
409L/S40903不锈钢的特性
409L/S40903钢是低碳铁素体不锈钢,抗氧化性能较好,焊接性能好。
结晶特性
(1)409L钢结晶时的固、液两相区很小,小于30℃;
(2)在高温下几乎没有γ相。因此409L钢在浇注后开始结晶时,由于直接与结晶器表面接触,液相的过冷度很大,同时结晶器表面又促进非自发形核,因此,液相的形核率很高,形成表面细等轴晶。表面细等轴晶区的形成速度很快,此时钛的碳化物因时间短来不及析出。在细等轴晶区形成之后,一般的钢形成柱状晶,但409L钢没有出现柱状晶。409L钢由于液固两相区温度区间窄,结晶时成分过冷区小,柱状晶不易向前生长。同时,在细等轴晶区形成之后,经过了一段时间,钛和碳有时间进行扩散,形成碳化钛颗粒,促进非自发形核。以上两个原因使得该区域生成等轴晶,而不出现柱状晶。断面上没有柱状晶组织,全部为等轴晶,只是大小不同。在浇注过程中,当钢坯温度下降到1100℃时,如果碳含量较多,部分Cr与C形成碳化物,使碳化物周围出现贫铬区,有可能出现少量的δ相。此时钢中出现两个不同性能的相,或δ相含量在32%~6O%是坯塑性区。409L钢碳含量很低,即使出现δ相,量也很少。因此,对性能不会有大的影响。
409L钢从高温到低温几乎没有α→γ相变,因此晶粒很容易长大,出现粗大的铁素体组织,强度较低,在连铸中,板坯切断后上行时,易出现弯头现象,影响正常生产。409L钢结晶时的主要问题是晶粒粗大导致的性能降低。
不锈钢(Stainless Steel)指耐空气、蒸汽、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、碱、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, 又称不锈耐酸钢。实际应用中,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,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。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,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,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。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。
不锈钢常按组织状态分为:马氏体钢、铁素体钢、奥氏体钢等。另外,可按成分分为:铬不锈钢、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。
奥氏体 -铁素体双相不锈钢: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,并具有超塑性。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。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,Cr含量在18%~28%,Ni含量在3%~10%。有些钢还含有Mo、Cu、Si、Nb、Ti,N等合金元素。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,与铁素体相比,塑性、韧性更高,无室温脆性,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,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℃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,具有超塑性等特点。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,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。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,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。
马氏体不锈钢:强度高,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、3Cr13等,因含碳较高,故具有较高的强度、硬度和耐磨性,但耐蚀性稍差,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、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,如弹簧、汽轮机叶片、水压机阀等。这类钢是在淬火、回火处理后使用的。